系統介紹
由于自然聲源(如演講、演唱、樂器演奏、聲音重放等等)發出的聲音能量十分有限,其聲壓級隨傳播距離的增大而衰減,加上環境噪聲的影響,使聲源的傳播 距離受到限制,因此在公眾活動場所必須用電子技術--擴聲音響系統進行擴聲,將聲源信號放大,提高聽眾區的聲壓級,保證每位聽眾能獲得適當的聲壓級。
公共廣播系統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電子技術、電聲技術、建聲技術和聲學藝術等多種學科的密切配合,公共廣播系統的音響效果不僅與電聲系統的綜合性能有關,還與聲音的傳播環境建筑聲學和現場調音使用密切相關,所以公共廣播系統最終效果需要正確合理的電聲系統設計和調試、良好的聲音傳播條件和正確的現場調音技術三者最佳的配合,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系統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上述問題,在選擇性能良好的電聲設備基礎上,通過周密的系統設計,仔細的系統調試和良好的建聲條件,達到電聲悅耳、自然的音響效果。
背景音樂
Back ground music 簡稱BGM),它的主要作用是掩蓋噪聲并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聽的人若不專心聽,就不能辨別其聲源位置,音量較小,是一種創造輕松愉快環境氣氛的音樂。因此,背景音樂的效果有兩個,一是心理上掩蓋環境噪聲,二是創造與室內環境相適應的氣氛。
公共廣播系統包括背景音樂和緊急廣播功能,通常結合在一起,它的對象為公共場所,在走廊、電梯門口、電梯轎廂、大廳、商場、餐廳、酒吧、宴會廳、小區花園等處裝設組合式聲柱或分散式揚聲器箱,平時播放背景音樂,當發生緊急事件時,強切為緊急廣播,用它來指揮疏散人群。
控制功能
公共廣播系統的控制功能較多,如選區廣播與全呼廣播功能、強制切換功能和優先廣播功能等。公共廣播系統揚聲器負載多而分散、傳輸線路長。為減少傳輸線路損耗,一般都采用70V或100V定電壓高阻抗輸送。聲壓要求不高,音質以中音和中高音為主。這種系統中廣播用的話筒與向公眾廣播的揚聲器一般不處同一房間內,故無聲反饋的問題。
設計
標準
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T-16-92。
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J/16-88。
系統組成
公共廣播系統主要由信號源、功放設備、監聽設備、控制設備、火災事故廣播控制設備、用戶設備及廣播傳輸線路組成。
系統
⑴ 傳輸方式:系統的輸出功率饋送方式采用有線廣播傳送方式。
⑵ 對線路衰耗要求:在公共廣播系統中,從功放設備的輸出至線路上最遠的用戶揚聲器間的線路衰耗應符合以下要求: · 業務廣播不應大于2分貝(1kHz時) · 服務性廣播不應大于1分貝(1kHz時)
⑶ 采用定壓輸出的饋電線路,輸出電壓采用 70V或100V。
⑷ 功率放大器的容量計算方法:
業務性廣播系統和業務性廣播系統的計算方法:
P=K1×K2×ΣPo
式中:P--功率放大器輸出總電功率(W);
Po--Ki×Pi,每分路同時廣播時最大電功率(W);
Pi--第i分路的用戶設備額定容量;
Ki--第i分路的同時需要系數;
服務性廣播時,客房節目每套Ki取0.2-0.4;
背景音樂節目Ki 取0.7-0.8
K1--線路衰耗補償系數:線路衰耗1dB時取1.26;線路衰耗2dB時取1.58;
K2--老化系數,一般取1.2-1.4;
· 火災事故廣播系統的計算方法:該系統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方式:
a. 功率放大器容量按該系統揚聲器總數的1.3倍確定。
b. 功率放大器容量按該系統中最大3層揚聲器總數的1.5倍確定。
⑸ 功率放大器的備用
公共廣播系統的功率放大器應設置備份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在工作功率放大器發生故障時能自動或手動投入使用。用于重要廣播的功率放大器(如火災事故廣播的功率放大器)其備用功率放大器,應能在工作放大器發生故障時立即自動投入使用。備用功率放大器的數量應根據重要廣播負載的容量確定。
⑹ 揚聲器的設置
· 在辦公室、生活間、更衣室等處設置3W揚聲器箱。
· 樓層走廊一般采用吸頂式揚聲器,揚聲器的間距按層高(吊頂高度)的2.5倍左右考慮。選用3-5W吸頂揚聲器。
· 門廳、一般會議室、餐廳、商場、娛樂場所等處宜裝3-6W的揚聲器箱。
· 客房床頭控制柜選用1W-2W揚聲器。
· 在建筑裝飾和室凈高允許的情況下,對大空間的場所宜采用聲柱或組合音箱。
· 在噪聲高、潮濕的場所設置揚聲器時,應采用號角揚聲器。在噪聲高的場所所選用的號角揚聲器的聲壓級應比環境噪聲大10-15 dB。
⑺ 廣播系統的供電要求
· 小容量的廣播站可由插座直接供電;容量在500W以上時,設置廣播控制室,其供電可由就近的電源控制器專線供電。
· 交流電壓偏移值一般不宜大于+10%,當電壓偏移不能滿足設備的限制要求時,應在設備的附近裝自動穩壓裝置。
· 廣播用交流電源容量一般為終期廣播設備的交流電耗容量1.5-2倍。
· 火災事故廣播設備采用消防電源。
⑻ 傳輸線纜的選擇
· 客房服務性廣播線路宜采用銅芯多芯電纜或銅芯塑料絞合線。
· 其它廣播線路宜采用銅芯塑料絞合線。
· 各種節目信號線應采用屏蔽線。
· 火災事故廣播線路應采用阻燃型銅芯電纜或耐火型銅芯電線電纜。
⑼ 線路的敷設方式
· 線路采用穿鋼管或線槽鋪設,不得與照明、電力線同線槽敷設。
· 火災事故廣播線路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
揚聲器
⑴ 火災事故廣播揚聲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 緊急廣播揚聲器設置在走道、大廳、餐廳等公共場所,走道末端最后一個揚聲距墻不大于12米。每個揚聲器額定功率不應小于3W。
· 客房內揚聲器功率不應小于1W。
· 設在空調機房、通風機房、洗衣房、文娛場所和停車庫等處有背景噪聲的揚聲器,在其播放范圍內最遠的播放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 dB,并以此確定揚聲器的功率。
⑵ 火災事故廣播饋線電壓不宜大于100V。各樓層設置饋線隔離電壓器以保證當任一分路有故障時,不應影響其他分路的正常廣播。
⑶ 火災事故廣播輸出分路應按疏散順序控制,播放疏散指令的樓層控制程序如下:
· N層及N層以上樓層的發生火災,應先接通火災層極其相鄰的上、下層。
· 首層發生火災,應先接通本層、2層及地下各層。
· 地下室發生火災,應先接通地下各層及首層。
⑷ 火災事故廣播與服務性廣播或業務性廣播合用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 火災時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將火災疏散層的揚聲器及對應功放強制轉入火災事故廣播狀態。
· 消防控制室應能監控火災事故廣播功放的工作狀態。
· 客房床頭柜內設置揚聲器,應具有火災廣播功能。
· 如果火災事故廣播與服務性廣播或業務性廣播合用的揚聲器設有音量開關時,系統應采用三線制配線強制打開火災故廣播。
公共廣播是在有限的范圍內為公眾服務的廣播。在常規情況下,公共廣播信號通過布設在廣播服務區內的廣播線路傳輸,是一種單向的(下傳的)有線廣播。通常設置在社區、機關、部隊、企業、學校、大廈、超市及各種場館之內,用于發布新聞和內部信息、發布作息信號、提供背景音樂以及用于尋呼和強行插入災害性事故緊急廣播等等。因而成為城鄉及現代都市中各種公共場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相信在震驚世界的9.11事件中,世貿大廈倒塌之前,其公共廣播系統必定在拯救生命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發展趨勢
技術在不斷進步,市場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公共廣播技術的新發展主要表現在智能化和網絡化兩個方面。
智能化
所謂智能化是指計算機化,實際上是要求把整個公共廣播系統全盤置于計算機管理之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常規公共廣播系統的許多環節先后都納入了計算機管理,主要是用單片機管理。但直到上世紀末,把整個公共廣播系統全盤置于計算機管理之下的產品基本上還沒有出現。從2000年起,各種計算機管理的公共廣播系統才被陸續推出市場。
絕大多數智能化公共廣播系統都是把系統置于一臺通用的 PC 機的管理之下,由通用的鍵盤操控。系統中的其他環節仍然是常規的,只是添加了計算機接口。另一些更為專業化的系列,則是由一臺專用的主機(當然,也應是一臺計算機)虛擬了系統中除功放以外的所有環節(包括音源播放環節),直接在主機屏幕上操控。它與常規系統的主要差別是:體積小、集成度很高,包容了常規系列中的分區、定時、告警、強插、尋呼、電話、監聽、語音文件固化、CD播放等功能;功能比常規系統更靈活和更完善。
網絡化
現代智能建筑內部要求建立數據網、視頻網和聲頻網。公共廣播網絡化把傳統的公共廣播網變成一個數據網,把播發終端、點播終端、音源采集/尋呼終端、遠程控制終端等各種終端聯網起來,這樣不但安裝、操控起來方便靈活還能在不同地方資源共享。